DSC04744  

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通常較能被人記住。許多年以前看過一則廣告:白盤子上有塊夾心餅乾,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捧著盤子對你說:“你看到啦,”然後伸手一口嚼掉了餅乾再嬉皮笑臉地補:“沒有啦。”

那麼直白的一則廣告,卻讓剛看到的我有點錯愣。這是……這是怎麼一回事?我知道那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玩笑,然而當時我一根筋到底地想:喂,你能一口吃掉,並不表示那東西很好吃啊。難道它在暗示,它僅是個變魔術的小玩具?

那時還不理解廣告的許多功能,以為廣而告之的手段就只能是硬銷自己上天下地的優點。英文版那句子換成同樣易記的“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't”,拜科技之便上網搜了搜,才發現它原來年紀也不小。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。至少那廣告沒讓人遺忘。“你看到啦,沒有啦”成功烙在我腦裡,甚至慢慢研磨錘煉出別的滋味。

像是,《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》一書裡形容緬甸子民看待新聞封鎖的智慧,乍讀便讓我想起了那句玩笑來。然而那是掉了頭——他們從“沒有啦”起步,逐步整理出“你看到啦”的真相。本世紀初的仰光,新聞封鎖的力度迅猛而強勢,到那裡尋訪歐威爾足跡的美國記者拉金有著和外人一樣的疑惑:要是你無法從報紙、雜誌和電視上看到新聞,你怎麼知道生活周遭發生了甚麼事?

拉金的仰光朋友一邊倒著咖啡,一邊提點了她緬甸人的生活經驗:我們善於注意生活上少了甚麼東西,並且試著去找出消失的原因。

那朋友還舉了一個例:某段時間國內曾傳出銀行危機,人心惶惶之際緬甸最重要的財經雜誌封面故事居然是絲質籠基(沙龍)的傳統染料。心思慎密的新聞觀察者立刻懷疑,一定發生了甚麼事。“當某個主題從新聞中消失,你幾乎可以確定那個領域一定出了問題。”

最近還讀到一個在朝鮮發生的實例。芭芭拉德米克(那麼巧,她也曾經是記者)的《我們最幸福: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》寫了段令人頭皮發麻的觀察。約莫1995年,“清津曾是北韓污染最嚴重的城市,現在有了一種嶄新的美,荒涼又寂靜。天空清新而湛藍……鋼鐵廠刺鼻硫磺味已經消失,人們再次聞到海水的氣味……連垃圾都不見了。”

“連垃圾都不見了”,這話最毛骨悚然。德米克解釋,那並不是在形容北韓以前就很多垃圾(東西都不夠了,哪來的垃圾),而是90年代朝鮮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擺,文明生活的沉積物自然也隨之消失。“如果有人在人行道上踩熄一根煙,就會有另一個人去撿,把香煙撥開,抽出裡面僅餘的幾根煙絲,用報紙再次捲起來。

你看到啦,沒有啦;和,沒有啦,你看到啦,兩者誰的視野更通透,或許不好評。然而我真希望,緬甸人民從消失中看見存在的經驗,無需在我們的生活裡老是派上用場。那不是應該慶幸的才華。那“不寫也能被看懂”的僥倖不是媒體應該取巧的途徑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yapu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